本文共 1223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在 Kubernetes 中,容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至关重要。Kubernetes 本身并不负责容器网络的实现,而是通过插件化的方式支持不同网络接入方案。要实现容器网络的正确通信,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:
Linux 容器的网络模型基于网络命名空间(Network Namespace)实现,其中包括以下关键组成部分:
通过这些技术,容器可以在宿主机上使用 veth pair 连接到 docker0 网桥,从而实现跨容器的通信。
Kubernetes 默认配置下,不同宿主机上的容器无法直接通信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社区开发了多种网络方案,其中最重要的有 CNI(容器网络接口)插件。CNI 插件为容器网络提供标准化接口,支持如下的实现模式:
Flannel 的 Host-GW 模式是最简单的路由模式,通过将容器网络编码在主机节点的路由表中实现通信。Calico 则通过 BGP 路由协议实现动态路由共享,适用于大规模网络环境。
Calico 的核心功能包括:
在跨主机通信中,Calico 为每个容器配置 veth pair 设备,并在宿主机路由表中添加路由规则。这样,容器发出的 IP 包经过 veth pair 设备转发到宿主机,然后根据路由表规则转发到目标宿主机,最终到达目标容器。
通过对 Kubernetes 容器网络的理解,可以明确其基于 Linux 网络技术,依赖 CNI 插件实现复杂的网络通信功能。选择合适的网络方案(如 Flannel 或 Calico)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高性能的容器通信。
转载地址:http://plryk.baihongyu.com/